政策協同發力 利好政府采購
2025年01月03日 10:03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 【打印】
——專家解讀“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的政府采購
■ 本報記者 張舒慧
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明確,將于明年首次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并將連續實施了14年的“穩健的貨幣政策”改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梢哉f,此次財政政策“更加積極”與貨幣政策“適度寬松”,是近年來財政貨幣政策組合的全新提法。隨后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也對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作了進一步部署。
這些都釋放出什么信息?將對政府采購有何影響?“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否會一改連續四年政府采購規模持續下滑趨勢,推動2025年政府采購規模擴大?“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會給“政采貸”帶來哪些變化或產生何種影響?對此,記者采訪了業內專家,從多方面進行解讀。
充當“橋頭堡” 發揮乘數效應
“自2009年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我國財政政策的主基調。這次提出的‘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表明,穩定經濟預期、促進經濟增長已然成為財政政策的重要目標,同時對經濟的直接干預力度將加大。”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系副主任、研究員袁誠認為。
談到政策對政府采購的影響,大多數受訪專家認為,“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會推動政府采購規模的擴大。
“這是因為財政政策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要擴大政府的投資和消費,相應地就會擴大政府采購規模。未來,政府可能會采購更多的服務,然后再將這些服務提供給居民,進而促進居民消費,帶動消費服務業的發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表示。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叢虎也持相同的觀點。他認為,“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意味著加大投資,尤其是加大基礎設施等涉及民生領域的投資。這必然要通過財政工具來實現,而政府采購在其中將發揮著重要作用。
其中的邏輯如何理順?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姜愛華表示,“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意味著要通過財政政策進一步撬動需求,擴大社會總需求。而在社會總需求中除了消費、投資、凈出口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政府購買需求,而政府采購是政府購買需求中的一部分。因此,從理論推演上看,“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可能會擴大政府采購規模。
“這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這次‘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支出擴張力度很大,包括提高赤字率、擴大專項債規模、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等。這些涉及的資金很多,其中可能會增加政府采購支出,尤其是購買性支出。另一方面,‘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政策力度加大和財稅改革深化統籌在一起的,兩者相互擴大空間。”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分析認為。
據介紹,財政赤字規模的擴大,更多的是要兜牢“三?!钡拙€。比如,在醫療衛生領域,赤字增加,相應地會擴大醫療設備、藥品等采購規模,這些增量自然會流向民生領域。又如,農林水設施的改造,很多也涉及政府采購。由于專項債都是資本性支出,在擴大專項債規模后,很多會推動政府采購規模的擴大。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亦是如此。
“12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的意見》,實行專項債券投向領域‘負面清單’管理。比如,低空經濟、數字經濟、量子科技等以及與其相關的基礎設施,都納入了專項債資金的使用范圍,而很多都可以通過政府采購去完成。如此一來,自然會擴大政府采購規模?!卑拙懊餮a充說。
政府采購作為財政支出管理的“三駕馬車”之一,如何在“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中充當“橋頭堡”的作用?袁誠認為,盡管從絕對規模而言,政府采購規模連續四年下降,但從比例上,政府采購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始終維持在10%左右。隨著政府支出規模的擴大,政府采購的絕對規模與比例都會上升。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必然會擴大政府采購規模,相信無論是貨物、服務還是工程采購,都會有所增加?!蓖鯀不⒄J為。
盡管多數專家用“必然”一詞來肯定未來政府采購規模的擴大,但也有部分專家分析認為,是否會必然擴大政府采購規模,還受制于一些現實條件。姜愛華認為,一方面,目前我國政府采購法定范圍較窄,僅包括集中采購目錄以內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貨物、工程和服務。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所擴大的政府購買需求有多大比例會落到法定政府采購范圍,這并不確定。另一方面,如果項目支出總量被壓縮,可能導致政府采購規模隨之減少。如果單個項目規模被壓縮,可能會導致項目資金未達到政府采購限額標準,從而會降低政府采購規模。
勇當“排頭兵” 放大傳導效應
“政采貸”是指企業以政府采購合同與采購信譽為基礎進行的無抵押貸款。其特點是審批流程簡化、利率低于一般的中小企業貸款,且無需提供財產抵押或第三方擔保。作為一種借助政府采購合同為中小企業增信的方式,“政采貸”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對‘政采貸’來說絕對是一個利好政策。”白景明表示,這是因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還會適時地降準降息,甚至還會向中小企業傾斜。而政府采購政策本來就有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如預留份額、評審優惠等。如果降準降息,自然會激勵中小企業更多地去爭取政府采購合同,從而推動“政采貸”需求的擴大。
“其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也是瞄向擴大社會總需求?!苯獝廴A表示,在一般情況下,寬松貨幣政策會帶來利率的降低,而利率降低則會擴大居民消費、促進企業投資等。因此,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利率降低對企業投資擴大再生產是利好。而“政采貸”對獲得政府采購合同的企業來說則是利好上的利好。用好了“政采貸”,會放大貨幣政策擴大社會總需求的效果。
在王叢虎看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會讓貸款變得容易,有利于“政采貸”的進一步推動。無論是通過信用擔保還是資金擔保的方式,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想要參與政府采購的供應商可以更加便利地獲取貸款,甚至一些銀行會更積極、主動地尋找供應商,主動提供貸款服務。
“從信貸需求層面,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政采貸’將對中小企業更加具有吸引力?!痹\表示,當前雖然各地都有“政采貸”平臺,但仍存在政策宣傳不足、中小企業供應商自身融資意愿不足、異地貸款無法互認等問題,“政采貸”的潛力還遠未充分釋放,在融資金額與期限上也有較多限制。中小企業融資一直存在缺少抵押品、信用不足等問題,而作為一種增信手段,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相信“政采貸”利用效率不足的問題將迅速得到解決。隨著“政采貸”利率的進一步下降,中小企業的貸款能力和貸款意愿都將得到提升。
從信貸供給層面,袁誠表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意味著流動性的增加,這將為“政采貸”提供更多的資金來源。同時,適度寬松也意味著信貸結構的優化,對于信息化產業、智能制造與高新技術產業的“政采貸”供給將持續上升。未來對于不同的采購訂單,可能出現不同的融資額度與貸款期限。這將有助于企業更好地從事研發活動、突破關鍵技術領域、解決“卡脖子”問題。
打好“組合拳” 疊加政策效應
“從需求側的角度來說,推動宏觀經濟政策的落實,總體來講就是要促進居民消費。那么政府采購也好,‘政采貸’也好,都可以在其中發揮積極的作用?!蓖佬氯J為,“政采貸”主要針對的是政府采購供應商尤其是中小企業,為其提供融資服務?!案臃e極的財政政策”會推動政府采購規模的擴大,而政府采購規模的擴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其中就包括“政采貸”申請流程或手續的簡化。
“近年來,我國特別強調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打好政策‘組合拳’。因此,要強化兩項政策合力,將擴大政府采購支出規模和擴大‘政采貸’規模結合起來,疊加財政政策乘數效應和貨幣政策傳導效應?!苯獝廴A表示。
“通過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同發力,將會有效推動政府采購規模擴大,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與創新能力?!痹\認為,政府在城市更新、信息化建設、科技研發等領域的支出比重將不斷擴大。
據袁誠介紹,在城市更新領域,2024年我國提出開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將資金支持方向限定在老舊片區改造、地下管網更新、市政基礎設施補短板等方向。此前,各地的政府采購項目就涉及了海綿城市、棚戶區改造、雨污分流等城市建設項目,并在其中承擔了重要的職責。對于信息化和科技研發領域亦是如此。政府采購作為實現產業政策目標的關鍵抓手,將在相關領域持續發力。
“相信在‘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政府采購預算規模的上升,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領域的采購,將吸引更多優質供應商參與。因此,要繼續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提升采購制度的透明度與規范性,確保各類市場主體能夠公平地參與政府采購。”袁誠表示。
“總之,在‘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雙重驅動下,預計會一改過去四年政府采購規模持續下降的態勢?!蓖鯀不⒄J為。
相關文章